不是没人同情他们,但萧蘅派人科普这个侮辱人的方式是由代国想出来侮辱燕国的,那些人通通闭嘴。</p>
战俘被押解进京后,朝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p>
有人认为,大燕作为泱泱大国,理应宽宏大量,不应将战俘扣押在京都。</p>
然而,这种声音很快就被主战派的驳斥所淹没。</p>
与此同时,花楹的战报传来,称边境急需人手,那些偏袒代军的人可以被派往边境,让他们可以与代军进行“亲密交流”。</p>
主和派听到这个消息,纷纷闭上了嘴巴。</p>
大燕陆续收复顺古城,夏壤城等几个城池后,花楹并没有返回京城,而是留在了原州城。</p>
她加强了城池的防御工事,不仅布置了精妙的阵法,还设计了几款简单易用的守城暗器。</p>
大部分时间,花楹都在军营中度过。</p>
除了训练边境军的士兵,还期望能够培养出能够接替自己职位的优秀将领。</p>
夺回原州城后,代军并不甘心失败,他们仍在寻找机会数次侵扰原州城。</p>
每一次侵扰,有系统帮助的花楹都提早设下埋伏,将前来搞事的代军一网打尽。</p>
花楹从未忘记过原州城和任丘城那些被屠戮的燕国子民,她是一定要为他们报仇雪恨的。</p>
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花楹率领着精心选拔的骑兵,无数次深入草原寻找代军的踪迹。</p>
期间,他们与代军发生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斗。</p>
在历经两年的浴血奋战后,花楹终于用各个击破的方式消灭了代国大部分战力,迫使代国国君上国书求和。</p>
这一事件在朝堂上引起了主和派和主战派之间激烈的争吵。</p>
争吵大半年后,主和派占了上风,皇帝未能顶住压力,决定接受代国的求和。</p>
然而,花楹并不打算就此罢休。</p>
在圣旨抵达原州城之前,她借助系统的力量,再次带领骑兵找到了躲藏起来的代国皇族。</p>
这一次,花楹没有给代国皇族任何翻身的机会。</p>
她毫不犹豫地灭了代国皇族,为原州城和任丘城的燕国子民报了血海深仇。</p>
此时的皇城内,皇帝龙体欠安,太子赵邺监国,而萧蘅,也早已是权倾朝野的肃国公了。</p>
京都城门,带领军队回京的花楹,见到了萧蘅。</p>
他身后跟着形影不离的两位属下文纪、陆玑,以及一众大臣。</p>
距离上次见面,已过去半年有余。</p>
花楹卸下长枪、头盔,递给一旁的亲卫,而后翻身下马,走到萧蘅面前。</p>
不着痕迹比了比身高……结果不算美好。</p>
<i>花..楹</i>萧蘅,我回来了。</p>
注意到对方小动作的萧蘅眼眸带着笑意,说:</p>
<span>萧蘅</span>小公主,欢迎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