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太后的死,让朝堂局势骤然翻转。</p>
金銮殿上,皇帝沈琅端坐龙椅,面色依旧苍白,眼底却多了几分久违的锐利。没有薛太后垂帘听政,他终于能真正亲掌大权——</p>
“陛下,臣有本奏!”</p>
御史周贤出列,高声道:“薛远纵容家仆强占民田,致三百农户流离失所,请陛下严惩!”</p>
薛远脸色阴沉,正要反驳,谢危却先一步开口:“周御史所言极是。不过……”他话锋一转,“薛大人毕竟是国之重臣,不若令其自省,罚俸三年,以儆效尤。”</p>
轻描淡写一句话,既打压了薛远,又给了皇帝台阶。</p>
沈琅满意颔首:“准奏。”</p>
退朝后,沈琅独留谢危议事。</p>
“爱卿近日辛苦了。”沈琅咳嗽两声,“薛家势大,朕还需仰仗你。”</p>
谢危恭敬道:“为陛下分忧,是臣本分。”</p>
他垂眸掩去眼底的幽光——沈琅以为自己是棋手,殊不知,他才是那颗被摆布的棋子。</p>
禅院内,沈楹衣听着青羽卫的汇报,指尖轻点案几。</p>
“谢危今日又劝皇帝轻罚薛远?”</p>
“是,表面轻罚,实则削了薛远在户部的职权。”</p>
沈楹衣轻笑——谢危这一手"以退为进",玩得漂亮。</p>
她展开密信,朱笔勾画:</p>
“薛远兵权未削,继续挑拨他与皇帝的关系。”</p>
——谢危在前朝翻云覆雨,她在幕后推波助澜。</p>
也不是没人弹劾过谢危。</p>
"陛下!谢危权柄过重,恐生祸端!"</p>
沈琅却摆手:“谢卿无亲无故,朕用着放心。”</p>
此时他忘了,最锋利的刀,往往最容易反噬。</p>
这日,谢危收到一封无名信笺,只有廖廖五个字: 平南王可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