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5月初,刚结束淞沪抗战的十九路军,断然拒绝南京先生南下内战的命令,与刚刚打赢了日本人的东北军张汉卿部结盟,组建“北方抗日联盟”。这支曾在闸北、江湾与日军死战的军队,带着淞沪战场的硝烟,分批进驻鲁南临沂、蒙阴、沂水,莒县,郯城,费县等六县,驱逐了原有的鲁南韩复渠部的一个旅,依托沂蒙山区的险峻地形构筑防线,宣布不再听从南京的调配和委派,东北军则雪中送炭,从青岛的军港内送来四万套日械装备,让十九路军得以扩编部队,与胶东的东北军于学忠部形成“鲁南-胶东”守望互助的态势。
5月5日,北方抗日联盟在临沂城隍庙前发表《共同声明》陈铭枢将军和于学忠将军共同出席,喊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主张“凡愿抗日者皆为同盟,凡通敌卖国者皆为公敌”。消息传开,鲁南百姓纷纷腾房、送粮,连孩童都提着篮子给士兵送水,城隍庙前的广场上,士兵与百姓齐声高喊抗战到底。
十九路军这支抗日的武装力量,终于因为杨宇霆的出现和插手,改变了它原有被分散瓦解,取消番号的悲惨命运,成为了未来抗日战场上一支驰骋千里的铁军,成为了粤系军队中最为强悍的一支。
当北方抗日联盟的消息传到广西时,桂系首领李宗仁正与白崇禧在督办公署商议军务。参谋递来的北方抗日联盟声明复印件上,“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八个字被李宗仁看在眼里。他放下钢笔,慨叹道“十九路军敢抗命令、联合东北军抗日,倒是有几分血性。咱们桂军这些年被南京先生处处打压,正好借这个机会,不妨也把抗战的旗子再举高些。”
白崇禧端着茶杯,目光锐利“南京先生一心想先平内乱再对外,可日本鬼子前番动用了几十万大军同时对东北和淞沪开战,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咱们都知道,有一就有二,日本鬼子是不会罢休的,最多几年,他们还会来!而我们呢,德公,你看看我们还在不停的打内战!再这么耗下去,国家就真要完了。”
李宗仁颇为意动的说道“联盟的声明说到了全国人心坎里,咱们得表态支持,既符合民心,又能让南京不敢轻易对咱们动手。”
两人当即决定,先以“西南政务委员会”的名义发电,称赞十九路军与东北军“以民族大义为重,为全国抗日树立表率”,随后秘密派特使前往鲁南,表示愿意支持十九路,并且结为同盟。
桂系的反应并非单纯的道义支持。自1930年中原大战后,桂军虽保住广西地盘,却一直被中央军封锁,军需补给困难。北方抗日联盟的崛起,恰好为桂系提供了“反南京”的新支点。
支持联盟抗日,既能赢得舆论好感,又能分散南京先生的注意力,为桂军扩充军备、巩固西南地盘争取时间。李宗仁在与特使的密谈中特意叮嘱“告诉陈铭枢、于学忠,桂军虽远在西南,但只要联盟需要,桂军的友谊永远都在。”
南宁街头很快贴出拥护北方抗日联盟的标语,广西日报连续三天刊登社论,呼吁“全国各军效仿鲁南义举,停止内战,共赴国难”。
山西太原的晋绥军总部里,已经重新复任晋绥军总司令的阎百川拿着北方抗日联盟的电报,沉默了半个小时。他此刻的心思,复杂得很,既想借抗日之名捞取政治资本,又怕得罪南京先生,引火烧身。他召来心腹徐永昌、杨爱源,将电报推到两人面前“十九路军和东北军结盟抗日,听起来是好事,可南京先生那边要是动怒,咱们夹在中间,难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