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青在药王谷养伤的日子里,与孙慕卿的相处愈发熟络。</p>
起初孙慕卿只当他是个不幸坠崖的普通少年,直到一次为蓝青换药时,见他盯着药碗中配伍的药材若有所思,忍不住问道:“阿青兄似乎对草药也有些了解?”</p>
蓝青笑了笑,指着其中一味药材道:“这味紫河车虽能补气血,但你加了三钱,对他这内伤初愈的体质来说稍显燥热。不如减至一钱,再加半钱生地黄调和,既能补气又不致上火。”</p>
孙慕卿愣住了。</p>
这药方是师父孙曦亲自拟定的,他从未想过调整,可蓝青的话句句在理,竟让他无从反驳。</p>
他连忙追问:“阿青兄也懂医术?”</p>
“略懂一些。”蓝青谦虚说道,却顺势指出了药方中几处细微的搭配问题,从药性寒热到剂量轻重,分析得头头是道。</p>
孙慕卿越听越心惊,他自幼跟随师父学医,自认基础扎实,可蓝青的见解不仅精准,更带着一种他从未接触过的“全局观”,仿佛能透过药材看到气血运行的轨迹。</p>
“阿青兄这哪是‘略懂’!” 孙慕卿又惊又喜,“你对药性的理解,怕是比我还透彻!” </p>
他当即拉着蓝青探讨起近日遇到的疑难病例,从“小儿惊风”的针灸手法到“跌打损伤”的外敷药方,蓝青对答如流,甚至提出“外伤清理创口时用烈酒消毒”的方法,虽说法古怪,却让孙慕卿茅塞顿开。</p>
当日傍晚,孙慕卿便急匆匆找到谷主孙曦,将蓝青的医术奇才一五一十告知:“师父,那阿青绝非寻常少年!他对医理的见解远超常人,连您给的药方都能指出优化之处,弟子从未见过这般厉害的人物!”</p>
孙曦本就对这个能在悬崖下存活的少年心存好奇,听闻此言更是来了兴致。</p>
次日一早,他便亲自来到蓝青的住处,笑着拱手:“阿青小友,老夫孙曦,听闻你对医道颇有见地,特来讨教一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