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时后,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那架u-2侦察机的轨迹——它已经在龙国西北边境地区盘旋了四十多分钟,像只无头苍蝇一样毫无规律地飞行着。
"真他妈的好笑,"李明远喝了口茶,笑得差点呛到,"看这家伙,跟没带头的苍蝇似的。
王刚忍不住噗嗤一声,"李总工,您这比喻...太形象了。
"估计这会儿飞行员都懵了,"李明远放下杯子,得意地说,"本来想拍我们基地的照片,结果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
张部长看着雷达屏幕上那架飞机混乱的飞行轨迹,也忍不住笑了,"看来'风暴'地面系统效果不错啊。
"那当然,"李明远双手抱胸,一脸自信,"我设计的系统,就是要让敌人不知道自己被攻击了。这比直接打下来高明多了——你打下一架飞机,他们会派十架来;你让他迷路,他只会怀疑自己的设备和飞行员。
果然,半小时后,那架u-2终于放弃了任务,调头飞向了来时的方向。
"先生们,"李明远站起身,环视指挥中心内的团队成员,"现在是时候执行'镜像行动'了。我要让两个超级大国互相猜疑,把注意力从我们身上转移开。
张部长皱眉道:"这会不会太冒险了?
李明远拍拍他的肩膀,"放心,这就像谈恋爱,只要让两个人互相有了疑心,就很难再和好如初。
"谈恋爱?"张部长一脸迷惑。
李明远这才想起自己穿越前的比喻在这个年代可能不太适用,便换了个说法:"就像下象棋,让对手互相牵制,我们才能腾出手来发展自己。
他走到白板前,用粉笔画了个简单的图表:
"第一步,技术误导。我们要利用'风暴系统'在北极熊国边境制造一系列电磁异常,但要让这些异常信号带有星条国设备的特征。同样,在星条国控制的区域,我们也制造类似的异常,但带有北极熊国的技术特征。
"第二步,情报钓鱼。我们匿名向两国驻外使馆投递一些'内部情报',暗示对方正在测试新型电子干扰装置。
"第三步,学术诱导。我们化名撰写几篇关于电子战技术的论文,分析两国各自的'新技术',投稿到国际期刊。这会让他们的情报部门更加坚信对方在搞鬼。
指挥中心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李明远的计划震撼了。
"这...这是心理战啊,"陈教授推了推眼镜,声音有些颤抖,"太高明了。
李明远微微一笑,"在信息不对称的时代,制造混乱比直接对抗更有效。
他转向信号组组长陈教授,"准备两套电磁信号模板,一套模仿星条国的特征,一套模仿北极熊国的。精确到每一个频段、每一种调制方式,甚至连信号的启动序列和关闭特征都要一模一样。
陈教授点点头,"需要多久?
"三天,"李明远果断地说,"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时间窗口,趁他们还在为卫星坠毁而混乱的时候。
接下来的三天里,东方基地一片忙碌。信号组连夜工作,精心制作了两套"伪装信号";情报组搜集了两国最新的电子设备特征;甚至连李明远自己,也熬了几个通宵,撰写了两篇看似学术严谨实则充满误导的论文。
第四天凌晨,"镜像行动"正式启动。
"北极熊国边境异常信号释放,开始!"李明远下令。
东方基地的超级计算机启动了预设程序,通过边境秘密部署的发射台,向北极熊国边境地区释放了一系列奇特的电磁信号——这些信号经过精心设计,其频段、功率特征和调制方式都与星条国最新的军用电子设备极为相似。
"星条国控制区域异常信号释放,开始!
同样的操作在另一个方向同时进行,这次释放的信号则带有明显的"北极熊国特征"。
"两组信号都成功释放,"王刚兴奋地报告,"现在就看他们上不上钩了。
李明远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执行情报钓鱼计划。
他转向情报组组长林上校,"那些'匿名情报'准备好了吗?
林上校点点头,"都按您的要求准备好了。我们找了两名退役的情报人员,他们将在卡城和都城分别接触星条国和北极熊国的驻外人员,传递那些'机密情报'。
"完美,"李明远说,"记住,要让他们觉得这些情报价值连城,但又不能太过刻意。最好是让他们觉得是自己'无意中'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