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始皇驾崩三年而秦亡,又经数年乱世征伐而立大汉。</p>
刘邦时期的大汉,王朝初立,当务之急乃是寻求江山稳固、百姓安定,因此,哪怕匈奴这个北方游牧民族屡屡侵犯边境,但在白登山之围之后,刘邦不得不忍下这口气。</p>
而经吕后、文帝、景帝数代休养生息,交付到武帝手中的大汉,人口繁盛、府库充盈、粮仓丰满,较之从前已然天翻地覆。</p>
攘外必先安内。</p>
这一时期的汉王朝,无疑已经具备了“攘外”的实力。】</p>
[打!不打不是中国人!]</p>
[小小匈奴屡次犯我边境,如不整治,我大汉天威何在?打!]</p>
[DNA动了,我的国家我的民族怎么能不是第一?给劳资打!]</p>
一时间,弹幕群情激愤,人均主战派。</p>
这倒是把诸位皇帝陛下和勋贵侯爵给看愣了——</p>
作为皇帝,如果能对异族战而胜之,当然要打,毕竟是实打实的丰功伟绩;而作为勋贵侯爵,秦汉都奉行军功爵制,他们都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荣耀,自然乐得上战场。</p>
但这些后生是怎么回事?</p>
打仗可是要征发兵役、要死人的,一将功成万骨枯,有多少人上了战场能活着回来?怎么她们提起打仗这么激动?</p>
后世人竟然如此武德充沛?</p>
【不可否认,吕后和文景二帝的休养生息政策使得大汉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