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得不错,产量上来,工人的积极性也有效果。”
陆回:“除开后勤、汽车班、厂办这些非生产性的科室,其他科室的情况也都有了显著的改善。”
周生平询问:“那你这次来的目的是?”
陆回:“我想扩建棉纺厂,现在的生产已经给超负荷了,车间的机器连轴转,依然没办法供得上需求的速度。”
周生平沉默半晌,继续询问:“你是打算增加车间还是。。。”
陆回肯定回应:“开办二厂!”
周生平沉默。
陆回继续道:“我是这么想的领导,如果棉纺厂建了二厂的话,咱们一是能够供应市场。
二是能够解决咱们市富裕的劳动力,现在返城的知青太多,如果建立二厂,可以给街道跟知青办解决一部分。
三是能够打乱棉纺厂现有的氛围,虽然现在整改效果不错,但依然还是有个别职工得过且过。
如果能将他们划到二厂的话,整改力度必定能够上升一个档次。
。。。”
陆回侃侃而谈,然而周生平却忽然抬手打断,笑着调侃道:
“你是冲着二厂的书记位置去的吧?”
陆回被拆穿也没有尴尬,对方是自己的老领导,适当被看穿有助于感情加深。
“确实有这么一点点私心,不过建二厂的话,对整个棉纺厂确实也有好处,我也是真心想要抓生产。”
周生平点头:“我个人表示支持,但你这理由不够,至少明面上不够。
如果单单是为了抓生产,完全可以多加几条生产线,同样能提高生产,解决劳动力。
贸贸然建分厂,你们厂长跟书记必定会强烈反对的。。。”
周生平的意思陆回懂的,忽然多个分厂,莫名其妙被分走一大块蛋糕,任谁都会有意见。
“不过你这整改情况确实有效,你写份报告给我,到时候我上会跟其他分管同志讨论一下。
看看能不能以棉纺厂的整改方案,向全市其他国营厂推广。”
这对陆回也有好处,毕竟他是整改方案的试行者,如果推广成功,有了成绩,那也是一笔亮眼的成绩。
以前的他是这么想的,现在胃口大了,更希望‘独当一面’,而不是被‘压着’。
周生平审视自己这位曾经的秘书,笑着打趣道:
“理由不够就想办法找,只要让人信服,这件事也并非不可为。”
陆回眼睛一亮,坐直身子询问道:
“领导,我应该怎么做?”
周生平笑道:“怎么做别问我,自己想办法,或者问问你身边的人。
你们棉纺厂人才济济,我相信总会有能人的。。。”
陆回刚开始没太懂,可过了两秒立即反应过来。
这提示已经很明显了。
“我知道了领导,回去之后我一定好好请教斟酌!”
周生平挥手:“行了,回去吧,别忘了尽快把整改报告给我。”
陆回:“好的!我现在就回去连夜整理!”
说完之后站起,转身快步离开办公室,脚步轻快,气势。。。不敢那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