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靠这群人,还想成大事?”
他不想再听这些人废话,只能强迫自己想“造反理由”。
什么时候,被冤枉的人还得帮陷害自己的人找证据了?
这种荒唐事,居然发生在了自己身上!
“我哪有什么造反的理由啊?”
齐泰苦笑着摇头。
“活了一辈子,没想到死得这么憋屈……”
恐惧和悔恨一直缠着他,让他整夜睡不着。
外面暴雨哗哗地下,他睁着眼熬到天亮,眼睛红得吓人。
第二天三法司审案时,事情出奇地“顺利”。
齐泰把“犯案经过”“动机”“细节”都说得清清楚楚,甚至自己把逻辑漏洞都补好了,审案的官员好几次怀疑他是不是被威胁了。
从早上审到傍晚,三法司很快定了案。
齐泰等人犯谋反罪,判处死刑。
对齐泰来说,朱小宝是遥不可及的大人物。
对朱小宝来说,齐泰不过是个不值一提的小角色。
从诏狱回去后,朱小宝再也没提过齐泰的事。
第二天,他先是去陪朱元璋批了奏折。
朱元璋下令让汤和陪葬钟山寝陵,这两天汤家三兄弟会把灵柩运回应天。
山西的官场大地震还在继续,整个省都人心惶惶。
傍晚,李景隆在东宫等着朱小宝,明天他要去山西办事。
自从蓝玉案之后,李景隆简直是最倒霉的人。
别人都官复原职了,只有他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的位子被平安抢走了,皇帝好像也忘了他,一直没给他新职位。
之前他好几次想见朱小宝都没机会,今天终于等到了。
路上听说三法司判了齐泰谋反罪,又听说“皇长孙心软,念在齐泰教过书的份上,赦免了他的家人”,大臣们都私下夸朱小宝明事理、心胸宽。
但李景隆心里清楚。
要是齐泰真的造反,以朱元璋的脾气,肯定要诛九族、大搞清算。
这事儿就这么轻易了结,恐怕没表面看起来简单。
往深了想,说不定从头到尾都是朱小宝布的局。
当年秦淮河畔那个彬彬有礼的少年,如今已经让人看不透了,甚至有点让人害怕。
以前李景隆还能跟朱小宝称兄道弟,现在可不敢了。
身份、地位、权力一变,当年谦逊的少年和他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君臣之间的规矩,永远摆在那儿呢!
也不知等了多久,朱小宝手背在身后,还是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朝文华殿走来。
看到李景隆,朱小宝有点意外。
李景隆赶紧抱拳行礼。
“臣参见长孙殿下。”
朱小宝连忙去扶。
“李兄这般客气做什么?”
李景隆苦笑着说。
“殿下可别抬举臣了。”
朱小宝愣了一下,注意到李景隆打从心里和自己疏远了,忽然明白朱元璋以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当初这些人跟着自己,就像徐达他们跟着朱元璋一样,可历史的规律就是这样,地位变了,关系也就回不去了。
就算自己不想改变,他们心里也会害怕,会有隔阂。
这就是皇权啊,孤独又无奈。
朱小宝回过神来,问道。
“曹国公找我有何事?”
李景隆抱拳,腰弯得更低了。
“殿下,皇爷派臣去山西当钦差,您看这事儿该咋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