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946章出宫、买菜、看铜钱(1 / 2)

回东宫后,徐妙锦看着一箩筐的鱼,当即笑着要亲自下厨。

赵婉儿在一旁娴熟地打起了下手,择葱剥蒜的动作利落又轻快,灶间很快就飘起了鱼香。

老爷子则转身回了内室,不多时竟捧着针线笸箩出来,坐在廊下的竹椅上,戴着老花镜慢悠悠地缝补起来。

朱小宝有些诧异。

“皇爷爷,您这是?”

老爷子举起手里快缝好的粗布书包,布面上还歪歪扭扭的绣着个“坤”字,像个得了趣的孩童般炫耀道。

“咱给大胖重孙缝个书包。”

话音刚落,朱文坤就像只小炮弹似的从里屋冲了出来,一把抢过书包斜挎在肩上,原地转了个圈,脆生生喊道。

“好看!太好看啦!”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他的额头。

“好看有啥用?这是给你装书本的,等过了年就去国子监上学,得学着当大人了。”

朱文坤眼睛亮晶晶的道。

“等我长大了,天天给爷爷洗脚!”

“你这小机灵鬼!”

老爷子嘴上嗔怪着,眼角的皱纹却笑得堆成了花,心里头早已甜得像揣了罐蜜,连带着手上的针线都缝得更起劲儿了。

……

年关的热闹转瞬即逝。

这些天,朱小宝寸步不离地陪着朱元璋,一大家子围坐炉边话家常,尝着御膳房新制的点心,听着宫人们唱的年俗小调,那份融融暖意让他几乎忘了身外的繁杂,竟生出几分乐不思蜀的贪恋。

转眼到了初五,按照大明旧例,这一日起,京城的集市该喧闹起来了,商铺卸下门板迎客,就连各衙署也都敲起了卯时的梆子,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天刚蒙蒙亮,朱小宝已踏着薄霜走进了谨身殿。

暖阁里地龙烧得正旺,他刚接过内侍递来的热茶,殿外便传来了轻缓的脚步声。

“臣,参见太孙殿下。”

朱模身着藩王蟒袍,规规矩矩地躬身行礼。

朱小宝抬手虚扶。

“二十一叔不必多礼。”

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今日你便要去就藩,孤也没备啥特别的物件,礼部已在通淮门外设了饯行宴,你且先回府,跟张姨娘好好道别,再启程不迟。”

“臣,遵旨!”

朱模抱拳再拜,恭敬地转身离开了。

目送朱模的身影消失在丹墀下,朱小宝脸上的温和淡了几分。

他转头对侍立一旁的郑和吩咐道。

“去传内阁次辅兼吏部尚书詹徽。”

“是。”

郑和躬身应下,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朱小宝的双眸里褪去了连日来的闲适,沉淀下一片深不见底的深沉。

当下的六部之中,吏部掌官员铨选、刑部主刑狱断案,皆是维系朝局的要害部门。

眼下这两个尚书之位,都由内阁阁老兼任,可这般安排虽能一时高效理事,却暗藏隐患。

长此以往,极易造成阁权过重、专断独行之弊,就连其余四部的尚书怕也会心生不满,于朝政制衡无益。

因此,从今年起,调整吏部与刑部尚书的人选,已成当务之急。

不多时,詹徽便步履轻快地走进了谨身殿。

年节的喜气还未散去,他脸上堆着笑,先给朱小宝恭恭敬敬地行了个拜年礼。

“臣詹徽,给太孙殿下贺岁,愿殿下新春安康,福寿绵长。”

朱小宝抬手示意他起身,随口与他寒暄了几句年节琐事,话锋忽然一转,语气平淡地说道。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最新小说: 咱家世代贼寇,你小子考上状元了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我,大唐首富,李二想嫁女儿想疯了 天降小福星,帅府全家宠上天 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综穿之随心而为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