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满街烟火,基本上,全是吃的,种类之多,不是后世能比的,后世的夜市,科技先不提,来来回回就是那几样,全国各地清一色的臭豆腐,淀粉肠……
大宋吃的很丰富,毕竟刑的有獾肉,野狐肉这种在后世都不能上餐桌的,日常点的,有烧肉,鸡鸭鹅兔,各种卤内脏,鳝鱼,包子,鸡皮,鸡碎等等,价格也便宜,一份十五文钱。
没走两步,苏轼已经吃上了,就连赵佶都拿了份烧兔肉在吃,来都来了
就这还只是一小部分,羊百肚,姜豉,抹脏,红丝,羊头,辣脚子,姜辣萝卜,还有各种什么麻腐鸡皮,麻饮细粉,素签等等……
苏轼一路走着,一路介绍,这家的好吃,那家的不划算,这个姜辣萝卜不如吃他自己泡的。
基本上,那是一个摊子都没落下。
赵祯都惊了,我的制科三等,百年第一,居然还有这本事?
这也太会吃了吧。
在观众眼里,那些看得出看不出是什么食物的小吃,该不会苏轼全吃过吧?
也就是苏辙没看到这个评论,不然他会告诉观众,猜对了,就是不好吃,我哥也得尝尝再说个不好吃下次不吃了……
一直逛到朱雀门,赵祯是吃不下了,腿都麻了,然而,苏轼还活力四射的,不愧是年轻人,在苏轼提议往回逛再吃一圈或者去马行街后,被赵祯和苏辙一起否决了。
不过现在,苏轼感觉内容还少,赵祯也觉得,介绍大宋,这点哪够?
一合计,走吧,皇城司的,备车,樊楼(旧称,白矾楼)走起。
不多时,到了樊楼外,又是一大串的夜市……
好嘛,苏轼又介绍了一边过去,等到了樊楼门口,又吃饱了。
宋的樊楼,和景区的可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不比得宣和年重建的阔气华丽,但也是七十二正店头几的存在。
赵祯做足了心理准备,再三和苏轼强调,绝不能让包龙图知道这事!
还有,待会只能喝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