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半城听了这话,并没有着急。
而是摸了摸下巴,慢悠悠地说:
“建国啊,你这脑子够灵光!这想法很有前瞻性,四九城如果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确实不可能把这些厂子留在城内以及周边。
北山沟建厂虽说开头花钱多,但从长远看,既能躲开四九城飞涨的地价,又响应国家的投资政策。
说不定还能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一举几得。”
许大茂听着也是连连点头,脸上笑开了花:
“建国,你这么一说,我就全明白了!
光盯着眼前这点好处,却是不是什么合格的商人。
既然你觉得四九城未来会大大扩建,我这边和我岳父商量一下,把厂房建的大一些,多占些地,你看如何?”
刘建国见他俩态度变了,心里也开心,笑着回应道:
“大茂说的没毛病,华夏拥有巨大的地域和人口。
未来的市场非常大,加上国家对外开放。
会有越来越多的商人来内地投资,咱们国家的一些人等政策放开,也会大大促进商业发展。
国家在咱们党和领导的带领下,会以一个飞快的速度发展。
在四九城周边投资,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而且这不光是开个厂子,更是帮着城市变样儿。
四九城要想变成现代化大都市,厂子搬城外是早晚的事儿。
娄先生,您是老前辈,经验多,应该明白,这个投资既能赚钱,又能落个好名声,这多好的事儿!”
娄半城哈哈大笑,使劲一拍大腿:
“行!建国,你这眼光,我服了!就这么定了!大茂,你赶紧找人,咱这就跟北山沟公社签协议去!”
...
“爸,咱们真去北山沟那边投资啊?”
坐到车上,许大茂立刻就变了脸,有些疑惑地看向了娄半城。
“当然要去。”
“不是,为啥啊,您真信建国的话。
这四九城可不小,明清两代王朝都在这里定都。
您觉得这还能扩建不成,我看着四九城以后就算再大,也就再往外建一轮。
那北山沟什么旮沓地方,从那边往南走两步,都出了四九城地界了。”
面对许大茂的质疑,娄半城并没有生气,而是气定神闲的回应道,
“大茂啊,你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刚刚刘建国可是说了,我们不投资,他找别人去。
你说他去找谁?”
“找谁?能找谁?这次带队回来的是霍家还有李家,剩下的实力和咱们差不多,人家脑子不比咱们差,咱们都知道那边投资很大可能亏钱,别人能不知道?”
娄半城坐在真皮座椅上,闭着眼,声音淡淡的。
“也许是建国唬咱呢?”
许大茂这句话说出来都有些不自信,他和刘建国十几年没见面,但前些年的相处,他很了解这位发小。
也就失去父母那些年过了些苦日子,后来进了轧钢厂,那就是一飞冲天。
不过不管如何,从来没有在大事上吹过水。
既然说是能找到投资人,那指定是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