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殿下当中,李治和李愔都是小孩子,也不是他请来的,都是被亲哥带来的。
小孩子嘛关心的也就是糖果,至于谁给谁磕头,他们在意吗?
李祐跟南平几乎没什么感情,跟陌生人比也就是个见过面,认识但不熟。
平素里李祐也是最纨绔、最不关心世事的一个,想来他除了吃喝也就能对歌舞有点兴趣。
李恪刚刚在朝堂上把通关文牒讨到手,明显是准备要离京就藩,这个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也不能怎样。
王珪唯一担心的就是李泰会站出来挑事,不过自己毕竟曾是李泰的长史,又刚刚被他给当众出卖了。
他内心里该是对自己最为愧疚的时刻,大概率也不会发声的。
王珪是经过三思之后,笃定不会有人替南平出头,才把他们请过来的。
这样他就可以大模大样地当众接受南平公主的叩拜,在场的人有文官有武将,全都是朝中重臣,而且还有皇帝的亲儿子,一群殿下坐在最前面。
只要没人提出异议,那就证明大家都默认了公主就是应该叩拜他王珪,他在朝中的地位不就可以高人一等了吗?
要知道别的娶了公主的人家,可都是公婆叩拜公主在先的,然后才是公主向公婆行个万福礼。
王珪是为了找回面子才摆下的这个场子,若是被李祐两句话给说得让步了,岂不是反而更丢面子了?
他故作镇定,坦然自若地答道:“今主上圣明,动循礼法,吾受公主谒见,岂为身荣,所以成国家之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