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引用:薛嵎《寄珂雪屋》</p>
“积雪覆茅屋,僧居清更清。浮生千劫尽,长日一灯明。”</p>
</p>
上京市</p>
初秋的寒意,已如无形的薄纱,悄然覆盖了这片连绵起伏的绿色海洋。山风不再是夏日的温顺低语,而是裹挟着凛冽的锋芒,在林海间穿梭呼啸,卷起无数黄绿交错的落叶,打着旋儿,如纷乱的蝶群,扑簌簌地落下,铺满了蜿蜒曲折的山径。</p>
空气中氤氲着松针的冷香,夹杂着泥土的淡淡腥气,更有一缕仿佛万物即将归于沉寂的萧索之意,悄然渗入每一丝呼吸之间。</p>
从高空向下俯视,这片区域与周围的山峦几乎融为一体,连绵起伏的峰岭被浓密的植被覆盖,仿佛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卷。在地图上,这里不过是一片再普通不过的无人深林,幽寂且难以引人注目,却透着一股与世隔绝的原始气息。</p>
然而,在凡人肉眼无法窥探、常规探测手段亦无从触及的维度深处,这片空间却早已被一层层无形的壁垒严密包裹。那些壁垒如同沉默的守护者,隔绝了外界的一切窥伺与侵扰,将此处化为一个隐秘而不可侵犯的领域。</p>
最外层,是古老而庞大的幻术结界,如同流动的、折射光线的巨大琉璃罩,完美地将内部的景象扭曲、复刻成外部自然的模样。</p>
飞鸟掠过,气流穿过,皆如清风拂面,畅通无阻。然而,任何试图窥探其内部的视线或精神力,却会在瞬间被引入一条预设的轨迹,仿佛落入了一张无形的网。那“安全影像”的回路如同一面无法看透的镜墙,将一切探查化作虚无,只余一片平静而深邃的假象。</p>
向内,则是现代科技与神秘学结合的巅峰造物——空间折叠力场。它并非简单的空间扭曲,而是利用高维数学模型与特定的空间稳定符文,将一片广阔的山谷区域巧妙地“压缩”、“折叠”进了现实空间的夹缝之中。</p>
从物理意义上,这片区域依然存在,但它的空间坐标已被加密、偏移,寻常的路径根本无法抵达其真正的入口。任何误入此地的生灵,都会在不知不觉中绕行而过,仿佛山谷本身在主动规避着外界的打扰。</p>
最核心的屏障,却是植根于规则层面的信息屏蔽。这是一种源自更高维度的干涉,由守夜人所供奉的某件古老禁物,或某个强大到令人战栗的规则系禁墟默默维系着。那份力量无形却不可撼动,仿佛一堵看不见的高墙,将所有试图窥探真相的目光隔绝在外。</p>
它直接作用于“存在”与“认知”的概念本身,使得这片区域在绝大多数预言、占卜、精神扫描乃至卫星成像中,都呈现出一种“合理的不存在”状态——它就在那里,但所有指向它的信息都会被模糊、淡化,最终被观察者潜意识忽略。</p>
守夜人新人训练营,宛如一头被封存在琥珀中的巨兽,静静地蛰伏于此,无声无息却蕴含着难以忽视的存在感。</p>
当素清盈的足尖轻点上那条通往训练营入口、经过特殊硬化处理的盘山道时,周围的空气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拨弄,荡起了一圈极其细微的涟漪。那波动虽轻微,却像是打破了某种静谧的平衡,令这片空间隐隐透出一丝异样的气息。</p>
这是空间折叠力场对她身上携带的“信标”——一枚刻印在守夜人临时通讯器内部的微型符文——的识别反应。</p>
眼前光影如水波般悠悠荡漾,一步迈出,仿佛穿透了一层无形的薄膜。山林的景致在刹那间褪去原有的色彩,又迅速重组,似画卷被重新涂抹,焕发出另一种难以言喻的质感。</p>
视野陡然开阔,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与外界截然不同的画面。冰冷的气息扑面而来,却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感,仿佛每一寸空气都蕴含着沉寂已久的威严,令人不自觉地屏息凝神。</p>
一座庞然的现代化基地,宛如一头由钢铁铸就的史前巨兽,静默地盘踞在群山环抱的幽深谷地之间。初秋的阳光略显苍白无力,洒落在巨大的合金建筑群上,勾勒出一片冷硬、锐利的金属轮廓。</p>
那毫无温度的光泽,在苍翠山体的映衬下,显得愈发刺目,仿佛自然界的生命力与人类工业的冰冷意志在此刻碰撞出不可调和的张力。</p>
建筑线条简约而硬朗,散发着实用主义的独特美感。没有一丝多余的装饰,裸露的粗大管道蜿蜒纵横,闪烁着冷光的指示灯在接口处规律地明灭,覆盖着防爆涂层的装甲板透出沉稳而厚重的质感。它们静默无言,却仿佛低声诉说着内里蕴藏的磅礴能量。</p>
营地中央,是一片辽阔得惊人的综合训练场地。地面铺设着能吸收巨大冲击力的特殊复合材料。场地中,各种超越时代的训练器械如同钢铁丛林般林立:</p>
高达数十米的垂直攀岩墙,表面覆盖着模拟各种极端环境的材料,时而光滑如镜,时而布满尖锐凸起,甚至某些区域还闪烁着代表高温或极寒的能量光芒。</p>
重力调节舱:巨大的圆柱形设施,内部空间可以根据训练需求,瞬间将重力提升至地球标准的数倍乃至数十倍,锤炼着新人的筋骨与意志。</p>
全息实战模拟区:数个被能量屏障隔开的巨大穹顶空间内,幽蓝色的光芒如水般流淌。内部景象瞬息万变,时而化作硝烟弥漫的都市废墟,时而变成幽暗诡谲的地下溶洞,时而又是冰封千里的极地荒原。</p>
栩栩如生的能量投影怪物在其中咆哮、冲锋、释放各种攻击,一些早到几日的新人们穿着特制的感应服,手持模拟武器在其中穿梭、战斗,每一次“受伤”都会被精准记录并反馈为真实的痛感与体能消耗。</p>
高速反应训练通道:无数道镭射光束在狭长的通道内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交错、移动,受训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毫发无伤地穿过,锻炼极限反应与身体协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