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此时,宫里的和贵妃也传出了小产的消息,小产的原因直指刚失去孩子的庞贵妃,庞贵妃百口莫辩,被皇帝软禁在珠晟宫,太师庞吉为了自己的女儿四处求路,甚至拉下了自己脸面,来到开封府求包拯,求包拯就自己的女儿,一再担保庞妃没有毒害和贵妃,没有残害皇家子嗣,但这是皇宫内院之事,包拯虽然主管京城治安,但这不包括皇宫,皇亲国戚归大理寺审度,牵扯皇帝血脉,宗正寺这些皇室宗亲也会插手询问,总之和包拯这个开封府府尹无关,结果,前脚刚回绝了庞太师,后脚,八王爷就将包拯叫走了,为的还是庞妃谋害子嗣此事,八王爷赵德芳是皇帝的皇叔,也是养父,当年的一场狸猫换太子,刚出生的皇帝被陈琳暗中送到八王爷府上,被八王爷收留养大,后来先皇无子嗣,便从皇室宗亲里挑选孩子入宫,册封为太子,继承祖业江山,皇帝就是这样又被八王爷送进了宫,然后成了现在的皇帝,皇帝即位,八王爷和众臣扶持皇帝站稳脚跟后,八王爷急流勇退,辞去了身上的兼职重任,回到南清宫安分养老,再不过问朝廷诸事,这样的做法,更让皇帝对其敬佩不已,也更加尊重这段‘父子之情’所以,出了这等事,皇帝左右为难,庞贵妃是皇帝多年宠妃,又岂会没有真情,但皇帝也想给和贵妃和孩子一个公道,宗正寺又联合上书赐死庞妃,皇帝既不愿相信庞妃谋害皇嗣,又苦于没有实证,权衡之下,就去询问赵德芳,事关皇嗣,赵德芳便也揽下了此事,但查案非他所长,所以赵德芳就又推给了包拯</p>
<span>孙小小</span>什么?庞太师来请包大人帮忙?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了?他也不想想自己从前是怎么对待包大人的</p>
<span>展昭</span>那是两回事,庞贵妃是他的女儿,当父亲的愿意为女儿牺牲,不管他是谁,都值得人同情</p>
<span>孙小小</span>我可不这么想,展大哥,他碰上这种事就叫做报应,我一点也不同情他</p>
<span>公孙策</span>小小,凡是来告状的人,都该一视同仁,否则岂不是公私不分?大人不会用这种态度对他</p>
<span>蓝若琳</span>他是庞太师,也是一个父亲,她女儿蒙冤,又是株连九族的大祸,他怎么会不着急?而满朝文武中,不惧皇室又不怕担事的人,除了包大人,谁敢接?庞太师恨极了包大人公正这一点,却也最相信包大人无私这一点,所以他只能求到开封府来</p>
<span>孙小小</span>那怎么能确定庞贵妃真的蒙冤呢?万一就是她做的呢?</p>
<span>蓝若琳</span>就是因为不知道真相,所以才让包大人去查,可倘若是真的被冤枉,只怕就真的含冤莫白了,而且死的可能不止一人,包括珠晟宫上下的宫女太监,太师府上下的仆人,都是受到牵连</p>
<span>孙小小</span>这么严重吗?那...那包大人能管这件事吗?</p>
<span>公孙策</span>管不了,大人没有这个权限</p>
<span>蓝若琳</span>大人管不了,但是八王爷可以,而且这事八王爷也有资格插手</p>
<span>展昭</span>你是说大人被请去南清宫是因为此事?</p>
<span>蓝若琳</span>不然嘞,这个时机档口,能被八王爷忧心的只有事关皇嗣的庞妃案了,可他不去找主管皇亲国戚案件的大理寺,反而清走了包大人,看来这事八王爷估计是想让大人插手了</p>
<span>公孙策</span>可是如此于礼法不合,而且,大人若是插手此案,只怕会......</p>
<span>蓝若琳</span>皇帝的头一个成了型儿子,不能不重视,皇帝同意了就行,至于得罪人的事,包大人做的多了,可若庞妃真的是无罪,以后至少可以少一个下绊子的,毕竟庞太师的门生也不少</p>
言罢,张龙走了进来</p>
<span>张龙</span>公孙先生,大人请诸位去书房</p>
包拯从南清宫回来,确实如若琳所言,他被八王爷委以重任,进宫调查庞贵妃下药致使和贵妃小产一案,展昭是御前四品带到护卫,自然可以进出皇宫,除此外,公孙策也要入宫协助,包拯还特地要带一命女子进宫,而这个人选自然是若琳,小小留下陪贤贤,次日进宫后,若琳收拾妥当,穿上内侍省送来的女官服,带了蓝灵剑和银针盒,然后随包拯等人入的,入宫后,包拯等人去查访案情,先后询问了宋仁宗,又去了和贵妃处通禀,而若琳则是被派去保护庞贵妃,并且接下来几日都要住在珠晟宫日夜保护,若琳是奉命保护庞贵妃,所以不用像宫里的女官和宫女一样规矩行礼,庞贵妃的侍女喜鹊还想把她安排到偏殿小歇,被若琳以贴身保护为由拒绝了,就和庞妃在一个寝宫在住着,包拯来珠晟宫问话时,庞贵妃将自己的揣测告诉包拯,包拯觉得十分诧异,并未说信,也并未说不信,若琳倒是无聊的,顺着庞贵妃的揣测思路推测了下去,一个女人究竟为了什么,才会亲手害死自己的孩子,若是为了夺宠,陷害的手段很多,没必要牺牲自己的孩子,况且有了孩子才能更好的固宠。而且若只是后宫争宠,那两人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有必要置人于死地吗?若琳只是隐约觉得庞贵妃的推论若是成立,那这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能算计到皇帝身上的阴谋,必定会牵扯到江山社稷,以及无辜的黎明百姓,一想到和贵妃背后的东瀛,那个崇尚切腹自杀的国家,若琳就没有什么好感,他们国家不光男子疯狂,她们的女子也不甘落后,为了鼓励自己男人上战场,不仅用自杀来刺激新婚的丈夫,还自愿成为军妓,就冲这狂热的劲头,她们杀了自己孩子,来谋夺大宋也不是不可能,而且,是大大有可能,不过这话也不能直接和包拯说,毕竟这都是推测,没有切实证据,反而可能会干扰他们的判断,傍晚后,包拯今日探案完成后就出了宫,然后宋仁宗就来了珠晟宫探望庞贵妃,所以,若琳就暂时被请出了寝宫,宋仁宗走后,庞贵妃痛哭不止,连晚膳都一直没有吃,整个人悲伤的坐在床上,想着自己失去的孩子,还有如今被陷害的遭遇,最重要的是她爱的男人却不信任,重重打击下庞贵妃,泪流满面,痛苦难当</p>
<span>喜鹊</span>娘娘,去睡吧</p>
<span>蓝若琳</span>娘娘还是快去休息吧,我相信包大人一定会为你平反的</p>
<span>庞贵妃</span>你相信我是被冤枉的?</p>
<span>蓝若琳</span>我信不信不重要,只有包大人才能还你清白,你这不吃不喝的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p>
<span>庞贵妃</span>若包大人不能替我平凡,那我就只有认命了</p>
<span>蓝若琳</span>之前大大小小的案子,其中涉及多方势力博弈,包大人都能理出线头,侦破案件,我相信这次也一定可以,贵妃娘娘静待佳音就是,娘娘若是心乱睡不着,我见桌上有一副玛瑙玉棋,不知娘娘可有兴趣?</p>
<span>喜鹊</span>娘娘还要休息呢</p>
<span>庞贵妃</span>没事,左右我心乱的很,下下棋,分散一下注意力也好</p>
庞贵妃原本还算平静的心,被宋仁宗一搅和,又乱作一团,宫女太监们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安慰不了受情伤的女人,也不敢僭越冒犯贵妃,所以他们只能站着,干巴巴的劝人休息,若琳和庞贵妃不熟,也没必要去劝说,干脆让庞妃暂时不想这些就好,所以拉着庞贵妃下棋,之后到后夜,庞贵妃精神累了才去休息,也就暂时没工夫去想宋仁宗了</p>
<span>喜鹊</span>娘娘一躺下就睡了,还是你有办法</p>
<span>蓝若琳</span>整日待在皇宫里,围着一个男人转,思想情绪都只围着那个男人转悠,久而久之,后宫的娘娘都已经习惯了被皇帝的的情绪牵着走,就像你家娘娘那样</p>
<span>喜鹊</span>这有什么不对吗?</p>
<span>蓝若琳</span>你是自小就进宫了?</p>
<span>喜鹊</span>对啊,我从小就在宫里长大,从来没有出去过</p>
<span>蓝若琳</span>你们从小长在宫里,被规矩束缚着精神和心灵,所以就算我跟你讲,你也不会明白外面世界的广袤和自由</p>
<span>喜鹊</span>那江湖人都是你这样的吗?</p>
<span>蓝若琳</span>江湖人不过是个说法而已,其实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是非纷争,有是非纷争的地方都能称之为江湖</p>
<span>喜鹊</span>也包括宫里吗?</p>
<span>蓝若琳</span>我想是包括的,只不过外面的江湖是男人的世界,宫里的江湖是女人的主场,好了快去睡吧,我也要休息了</p>
若琳问喜鹊要了一块布料,然后绑在寝殿的两根柱子之间,做成吊床,就在吊床上休息,因为庞贵妃头天夜里的悲情,让忠心耿耿的宫女喜鹊颇为心疼,第二日便想去找包拯顶罪,被眼尖的若琳及时拦下,并警告她,她是庞贵妃的心腹,她做和庞贵妃做的没什么区别,她去了只会坐实了庞贵妃的罪名,事后庞贵妃就算不死,也会被打入冷宫,喜鹊闻言彻底崩溃的大哭,过了好一会儿也稳住情绪,然后继续回去伺候庞贵妃,又过了一日后,包拯突然带着公孙策展昭来到珠晟宫,为的是询问庞贵妃小产之事,知道此事可能提供有用线索,庞贵妃忍痛说了小产当日之事,然后展昭一跃飞上房梁去调查,发现房梁上有脚印,这一发现可以确定庞贵妃的孩子不是小产,而是被人所害,这个凶手极有可能就是和贵妃,自从和贵妃来了大宋,庞贵妃可怜她远离故乡,又不得皇帝喜欢,时常去看望温婉和善的静香公主,却没想到亲身体验了一场东郭先生与中山狼的故事,还连累了自己最无辜的孩子,得问噩耗缘由,庞贵妃又痛又气,悔恨交加,当日,宫里腾出来供包拯问案的小院就迎来了一场刺杀,刺杀目标就是曾经给庞贵妃和和贵妃诊断医治的太医周岩,周岩被刺杀一事吓破了胆,立刻就招供了和贵妃假孕陷害栽赃庞贵妃一案,并且提供了佐证,同时,开封府也找到了失踪的三名孕妇,公孙策出宫验尸后发现,三名孕妇被人杀死刨出胎儿,其中两名是女婴,另一个婴儿则失踪不见,公孙策推测,那不见的婴孩,应该就是和贵妃小产男婴,展昭押解周岩出宫查找证物的事,有意透露给泰和宫的人知道,做贼心虚的她们立刻就要召见包拯,说是还有一些与案情有关的细节要说,包拯心知有诈,所以去往泰和宫时,便叫人将珠晟宫的若琳一同叫了过去,到了泰和宫,和贵妃屏退左右,并且封闭关上了泰和宫的大门,先是询问起了展昭的去处,得知展昭不在后,一道黑影就从井口飞了出来,飞镖直直射向包拯方向,若琳拔出蓝灵剑,打飞了飞过来的三枚飞镖,接着与黑衣人打了起来,黑衣人的刀法刚猛迅速,若琳的功法轻灵飘逸,出招却变化莫测,令人防不胜防,一招一式都对手无法预判琢磨,知难以胜敌,又再次射出飞镖企图拖住若琳,若琳悬空翻转两周,打掉所有飞镖后,也射出了一枚飞刀,一击命中,直接插入黑衣人的咽喉</p>
<span>蓝若琳</span>连知己知彼都做不到,就敢在别人的主场玩阴谋,简直愚不可及</p>
若琳几招之下就杀了黑衣人,也就是和贵妃的贴身侍女叶子,这是鬼冢嬷嬷压根没想到的,他们根本就没打听清楚包拯身边实力,就贸然出手,本以为展昭就是包拯,身边最强的护卫,却自负大意的忽略了其他人,事件到此一切真相已经大白与天下,包拯详细写了奏折,并一切供词和证物都上禀给宋仁宗手上,宋仁宗当场气到脸色大变,楚倾玥和展昭留在泰和宫,看守和贵妃和鬼冢嬷嬷,可鬼冢这个老太婆还一直窜唆和贵妃,让她用摄魂眼控制宋仁宗,或者直接行刺,可和贵妃却坚决不肯配合,而在门外听到这些的若琳和展昭十分无语,阴谋都已经败露了,这死老太婆还不死心,都要死了还想着挑起大宋内乱,让远在东瀛的藤原家族发兵大宋,这老太婆的狠辣冷硬作风,倒是很符合那个国家不为瓦全的切腹精神,洗脑洗的很彻底</p>
<span>蓝若琳</span>原来你们是藤原家族派来的,一个弹丸之地,还想谋夺我华夏大宋的龙脉,也不怕德不配位,活活撑死</p>
<span>鬼冢婆婆</span>你……</p>
看着推门而入,面露不善的女子,鬼冢一脸气愤和恨意,这点点怨恨,若琳根本不在意,还一脸冷笑的说道</p>
<span>蓝若琳</span>藤原家族好大的胃口,想吞并大宋,他有这个能耐吗?听说东瀛现在都是藤原家族在掌权,不知道失去子孙后代的藤原家族,还能掌权到几时?</p>
<span>鬼冢婆婆</span>你什么意思?</p>
<span>蓝若琳</span>你们敢谋杀我大宋的皇帝皇嗣,企图谋夺吞并大宋的江山国土,我又怎么会不回敬一二呢,按照我们中原的习俗,这叫礼尚往来,我华夏是礼仪之邦,怎可做这无礼之举呢?</p>
<span>鬼冢婆婆</span>藤原家族的势力遍布东瀛,你是不可能如愿</p>
<span>蓝若琳</span>是吗?你要是还有命活着,大可以等着看,只不过你很快就要死了</p>
破了案件后,若琳去庞贵妃那里辞别,然后随包拯离开皇宫,一路上展昭还在想若琳对鬼冢说的话,他了解若琳不是无的放矢的人,所以很担心她会做出什么过激的事</p>
<span>孙小小</span>若琳姐,宫里好玩吗?宫里什么样子的,你和我说说呗</p>
<span>蓝若琳</span>也就那样吧,皇宫嘛,不都一个样子,富贵迷人,华丽奢侈,再加上到处雕龙刻凤,大概就那样吧</p>
小小因若琳这种回答,对皇宫瞬间失去了兴趣</p>
<span>蓝若琳</span>猫猫,我要去苏州的冰晶宫金门一趟,可能需要很几个月才回来</p>
<span>孙小小</span>你要去苏州,我们走了几个月,才刚从契丹回来,你又要离开啊?</p>
<span>蓝若琳</span>有点急事,需要我去处理</p>
若琳安慰了小小几句,才将人打发走,一转身就看到展昭神情严肃的盯着自己,一脸的疑惑和探究</p>
<span>展昭</span>你非去不可吗?</p>
这话问出,若琳知道展昭询问的真正意思</p>
<span>蓝若琳</span>猫猫,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p>
<span>展昭</span>你说</p>
若琳讲起了一千多年前,也就是二战时期,日本女子鼓励丈夫上战场的真实案件,虽然此事如今还没有发生,但可以知微见著的明白那个国家的疯狂,或许那里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么坏的人,但他们从小的教育,就注定他们信念中,一直有觊觎中原的野心</p>
<span>蓝若琳</span>我不会无缘无故的杀人,只不过会送那些贵族一份珍贵的特效药,不会损坏身体,只是会没有子孙缘分</p>
让人家断子绝孙,这在古代绝对是最恨得惩罚,这比直接杀了他们还残忍狠毒,所以展昭当即就皱起了眉头</p>
<span>蓝若琳</span>猫猫,我不想欺瞒你,我本性就是如此,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加倍还之,我不是为了什么大宋江山,我只是不愿中原国土被人觊觎,还采用这么恶心的方式算计,所以给他们一点回礼而已,就算藤原家族断子绝孙又如何?他们还有门生,有其他的家族支撑东瀛,只要我们不打过去,东瀛就灭不了国,说不定,天皇还要感谢我的出手,让天皇一派有机会反杀,夺回政权,这不是普通的后宫争宠戏码,这是两国之间的博弈较量,因为东瀛只不过是几座小岛,所以一直被历朝历代的朝廷所忽视,如今和贵妃的出现,就表明了他们是有野心,而且因为隔海相望,反而使得中原对他们防范极低,这样的危险,现在看来不过微不足道,但如果是几百年,一代代东瀛人的信念积累,就有可能会成事,我管不了几百年上千年后会如何,但现在我就要以牙还牙,血债血偿,这样才能让他们心有忌惮和危机,才能震慑住他们</p>
若琳的态度坚定,展昭知道她非去不可,况且楚倾玥的话并非没有道理。就像她说的,因为隔海相望,所以东瀛对中原的危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远不如就近的契丹和西夏的威胁大,反而被朝廷所忽略,中原看不上东瀛那一亩三分地,可人家却对地广富饶的中原虎视眈眈。江湖人向来都是快意恩仇,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如果这算计是契丹人,展昭不会想阻止若琳,可在海上就不同,海面上危险太多,一旦出事,面对无边的汪洋海水,根本是逃走都难,所以展昭才不放心若琳出远门,若琳解释了好久,才说服了展昭勉强同意自己出海,但还是说要找一些擅长海域的江湖好汉,和若琳一块去,这是展昭的好意,所以若琳也就答应了,再去向包拯辞行时得知,宋仁宗居然要力排众议,升狄青为枢密院枢密使,这是大宋开国以来首次武将入职“二府”之例,自然受到文臣的大力反击,武将们见狄青简在帝心,还被宋仁宗破祖制委以重职,私下也是愤愤不平,包拯与狄青是至交好友,自然也担心好友会被人攻讦倾轧,但圣旨已下,众臣心中再多不满,也要暂时压下,若琳给小小交代好贤贤的事情后,连夜就离开了开封,然后北上借道高丽,从高丽渡船到东瀛,中间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到达东瀛,在细致调查了一番后,就往藤原家族的水井中,以及所有藤原家族亲近的家族的水源中,都下足了绝育的药量,然后才离开,一个家族,若是长期没有直系血缘亲属,那么这个家族终将走向消亡,返程时,因为风向合适,所以坐着船飘了近一个月,才从东瀛一路飘到了苏州,然后又在冰晶宫的金门修整了三天,在听闻朝廷要举办武科大考时,若琳兴致勃勃的赶回开封府,到达时,就在街上看到小小和另一个女孩在游玩,还冲撞了来参加武考之人的闱馆,最后还被张龙赵虎当面撞见,一看小小的模样就知道他闯祸了,果然,回到开封府去后,小小被包拯,公孙策,展昭一块三堂公审,最后小小认错后,还答应在武考期间照顾狄青的女儿,若琳回到房间,刚洗了澡,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就听到院里传来小小的声音,便起身出门去见小小</p>
<span>蓝若琳</span>小小,贤贤呢?</p>
<span>孙小小</span>贤贤有展大哥陪着,你不用担心,过年时我和包大人去了契丹,一走好几个月,刚回来没几日,你又离开,也是一走好几个月,今年我们都没有好好聚聚,你看你都瘦了一大圈,你到底跑去哪里了?</p>
<span>蓝若琳</span>去处理了一点事,路上兼程往回赶,没怎么休息好,所以看着瘦了,养两天就好了</p>
小小被若琳气笑了,然后三个人都笑做了一团,因为小小还要照顾狄婷,所以若琳也被拉着和狄婷一块玩,先在京城里四处转悠,然后又被拉着去了南清宫去见狄婷的姑姑,也就是八王妃狄娘娘狄萍,狄青一直在前线上阵杀敌,导致狄婷无人教养,像个被放养长大的男孩子,最喜欢和艾虎一样穿男装视,而狄萍希望狄婷能像个姑娘的样子,将来嫁个好人家,不要再像她的母亲一样吃尽了嫁给武将的苦,可狄婷扬言要嫁个武状元,让狄萍是操碎了心,对于狄婷能带朋友来玩,狄萍十分欢迎,连八王爷赵德芳都过来看了看,两人十分和其友善,没有任何架子,让小小的好感度层层上涨,然后一不小心就吃撑了,随着武科大考的日子临近,小小和狄婷一直都在闱馆附近转悠,总想着伺机溜进去,可惜闱馆戒备森严,两人一直没能进去,后来听说拿到腰牌就能进去,就威胁狄婷的侍卫将军巴山巴海,讨要腰牌,被若琳及时拦下</p>
<span>孙小小</span>若琳姐,我们就进去看一看,保证不惹祸</p>
<span>蓝若琳</span>你保证不了,我还不了解你,你巴不得跟人家打一架呢。还有狄婷,你这几日玩得热闹,可听说了朝廷上的流言蜚语?</p>
<span>狄婷</span>什么流言蜚语?</p>
<span>蓝若琳</span>他们都说狄将军举办这武科大考,是为了给自己培养势力</p>
<span>狄婷</span>他们那是胡说,根本就是污蔑我爹</p>
<span>蓝若琳</span>流言蜚语,三人成虎,杀人于无形。有些话说的多了,假的就会变成真的,有些话听得多了,就会埋下祸根,所谓拥兵自重、功高盖主祸必将之,这都是给武将量身定制的词语,你爹在朝堂忙到焦头烂额,你还在后面给你爹拖后腿,给那些攻讦你爹的政敌送小辫子,你长点心吧</p>
<span>狄婷</span>我......我去找我爹</p>
<span>蓝若琳</span>别去,你去了也帮不上忙,你爹不告诉你,就是怕你会沉不住气,反而中了别人的圈套,可你也不小了,该知道的事都都得懂,让你爹能专心在政务上,而且既然是流言蜚语,那就是说没有实证,你又能怎么办?</p>
若琳的话让狄婷心生愧疚,一直以来她被狄青保护的太好,性子有些太过单纯了些,她不知道朝廷里的弯弯道道,更不懂后院妇人的勾心斗角</p>
<span>蓝若琳</span>好了这,话我是私下跟你们说的,去了外面就当自己不知道,不然可能会招来祸事,还有你小小,你最好安分点,别给包大人添乱子了,满朝文武都盯着这件事,出一点错误,狄将军和包大人都会被皇上责罚的</p>
有了若琳的劝解,狄婷和小小都安分下来,除了每天去闱馆外面的茶馆坐坐外,倒是都没有再吵闹着进闱馆,很快,武科大考开始,临近开考前的一天,因为展昭发现疑似,当初在真定府刺杀包拯的契丹刺客,所以闱馆守卫的侍卫突然都换成了皇帝亲卫,武考比试的场地也由枢密院的卫兵接手了,连小小都乔装打扮,调去闱馆暗查刺客,所以照顾狄婷和贤贤的事落在了若琳身上,可因为去不了闱馆,狄婷十分无聊,狄婷无聊的,就想去南清宫看狄萍,若琳将人送到南清宫后,逗留了一小会儿,就回到开封府</p>
<span>狄婷</span>若琳,我来看你了</p>
<span>蓝若琳</span>狄婷?你不是在南清宫吗?怎么来了开封府?</p>
<span>狄婷</span>我是缠着姑爹,让他带我来的,姑爹现在和包大人谈话,所以我就过来找你了,你在忙什么呢?</p>
<span>蓝若琳</span>我在带孩子</p>
<span>狄婷</span>你可真厉害,不仅武功高强,还会带孩子,而我就只会武功,却还不如你和小小的武功高</p>
<span>蓝若琳</span>冬练三伏夏练三九,这其中的苦楚可不是一般人能忍得下的,你要是把所有心思都放在练武上面,心无旁骛,也能成就像我们这样的高手。可你如今心思不宁,一场武科大考就能轻易乱了你的心境,这种心态又怎么能做出成绩来?</p>
<span>狄婷</span>可武科大考好几年难得一见,现在全京城就在关注,难道你就不好奇吗?</p>
<span>蓝若琳</span>没什么可好奇的,武考考的不光是武功,还有兵法谋略等等,朝廷需要的是备用的将才,而不是粗俗的莽汉,而且就算考出武状元又如何?操场上比试和实战终究是不同的,他们能考的上武状元,未必能当得了阵前将军,武状元可以纸上谈兵,实战可不能只靠书本上理论</p>
<span>狄婷</span>可要是考上武状元,自然就比普通人多一次机会啊,而且我爹也会教他们的</p>
<span>蓝若琳</span>你说了这么多,是想让凌云做武状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