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书阁
姜婴宁从不去奢想宫里的富贵生活,她也知道在宫里活的艰难。p
当年皇后跟柳如烟合谋,把她跟太子换了,一个本来是定安候府的少爷,却是进宫当了太子。p
另一个本来是天家的金枝玉叶,却是进了定安候府做了大小姐。p
姜婴宁很喜欢侯府的生活,祖母和叔叔婶婶疼她,哥哥们也让着她,什么好的都给她留着。p
要不是临死之前知道了真相,她一辈子也不会察觉到自己不是姜家的孩子。p
就算柳如烟不喜欢她,她也从未想过自己不是亲生的。p
那时候,家里人知道她不是亲生的,也没有对她有任何想法,还把生的机会留给她。p
姜婴宁认定了自己跟定安候府是一体的,重生一回最大的愿望也是希望家人都好好的,福寿安康一辈子。p
只是每次面对皇后的时候,她都会心情复杂,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亲生母亲。p
皇后疼她爱她,但这些爱是有条件的。p
如果这个女儿阻碍了她的富贵,皇后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舍弃她。p
这样的爱,太让人难以全身心的接受,也让姜婴宁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利用她,还要打乱她的计划。p
比如现在。p
她进宫的时候看到了有趣的一幕,听到了一些消息,刚好可以利用一番。p
众人聊了几句,姜婴宁频繁往窗外看。p
院子里花开的正好,花繁似锦蝴蝶翻飞,可不正是一场好春光p
丽嫔从小宫女爬上来,最是会察言观色,看着她的样子笑道:“郡主年纪小,最是喜欢热闹的时候,这是想去园子里看看吧”p
姜婴宁笑的不好意思:“丽嫔娘娘可别笑话我,我就是想着御花园的花开的好,想去看看,下次画画,先生可不能说我画不出好春景了。”p
皇后在这些事情上一贯依着她:“这有什么难的,姑母刚好也想出去转转,整日在大殿里也闷,丽嫔若是没事,也一并去吧。”p
丽嫔谢过恩典,带着二皇子一块跟着。p
二皇子也很老实,平时没什么事也不出去,不是跟着丽嫔服侍,就是在屋里读读书。p
在其他人看来,他是没出息,性格懦弱,这辈子最多做个郡王便是顶天了。p
在皇上看来,这个儿子不当大用,以后也撑不起来,平时基本就忽视了。p
众人浩浩荡荡的去了御花园,这里花开的正好,各色花朵争奇斗艳,花间蝴蝶和蜜蜂穿飞,看着也是心旷神怡。p
只是走了没多久,就看到皇上带着太子还有一干臣子坐在水榭里,正说着什么。p
众人又赶紧上前见礼,臣子们也见过皇后等人,各自行礼问好,又是忙活了一会儿才各自坐下。p
皇上也没避讳皇后等人,又继续刚才讨论的话题。p
原来西北地今年大旱,粮食减产,严重的地方还颗粒无收,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p
朝廷除了拨付银子赈灾之外,还在忧心以后的事。p
旱情看起来一点也没减缓,说不得明年还会继续旱下去,只靠着朝廷救济也不是个办法。p
要是能有个法子让当地百姓找些营生做,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也就不用干等着朝廷救济。p
而且,百姓有了生活来源,心里有底,也就更不容易起民乱。p
皇帝自己就是从民乱过来的,最怕的也是这个。p
众人讨论来讨论去,也没想出个好法子。p
一个州府的粮食减产,国库的存量锐减,整个大金国能调度的粮食只会越来越少,要是这时候又有外邦捣乱,朝廷只会捉襟见肘,便是连仗都打不起了。p
他们这里说来说去的,皇后娘娘和丽嫔自然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低头做出忧虑状。p
皇后娘娘还愿意把自己当初置办的庄子里的产出都捐出来,让朝廷拿去赈灾。p
丽嫔穷的很,身上的银钱都是皇帝赏的,也没底气,只能低垂着头不说话。p
这时候,姜婴宁往二皇子那边看了看,就见他目光微闪,似乎欲言又止。p
她知道二皇子并不是平时表现的这般毫无用处。p
前世,皇帝给了他一块不算富饶的封地,把他远远的打发走了,而那块封地也是常年缺水,地里产出少的可怜,百姓们种地连自己都养不活更别说吃饱穿暖了。p
大家都说皇帝对他是太厌弃了,才会给了这么个穷山恶水的封地。p
但是二皇子去了之后,开始大力推崇一些产量极高的农作物,整个封地的百姓都有吃有穿,日子过的越来越好。p
这样的二皇子平时不过是藏拙而已。p
她走的早,也不知道小肚鸡肠的太子有没有因此对他下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