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二年四月十六,晴。</p>
这是平凡又不平凡的一天。</p>
晨起后,我一如往常地在中尉军大营练兵,看着体格健硕、气势高昂的将士们满意颔首,并琢磨着什么时候再和李信各领人马进行实战演练。</p>
就在此时,秦王传召。</p>
我和李信一头雾水地入章台宫,还没来得及跟蒙毅对上眼神,就冷不丁地被笑容可掬的殿下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给震惊。</p>
什么叫殿下要出咸阳?</p>
什么叫巡内史、溯郑国渠?</p>
我茫茫然抬头,试图从秦王处得到一个否定的说法,却见他虽然面无表情,却也默认了殿下的话,并嘱咐我和李信好生护卫,并再三强调,务必看着殿下不能乱跑,绝对不能像章邯一样顺从主上。</p>
我:“……”</p>
不是,这对吗?</p>
王上你自己顶不住殿下的恳求,把她放出咸阳,现在指望我和李信来管束她,不觉得有点太看得起我们二人了吗?</p>
还有章邯。</p>
别看王上你现在嫌弃章邯太听殿下的话,可一旦章邯违逆殿下的命令,第一个要收拾他的,绝对是王上你自己啊!</p>
我欲言又止。</p>
我止言又欲。</p>
我只能和李信对视一眼,在蒙毅满是同情的目光中保证完成任务。</p>
*</p>
秦王政十二年四月十七,晴。</p>
我恭谨会见了前来府上的左丞相庄启、右丞相颠、治粟内史王绾、少府卿槐状、廷尉冯去疾等包括且不限于三公九卿的、人在咸阳的大秦重臣贵勋,听他们嘱咐了一遍又一遍关于如何保护殿下、照顾殿下并在要紧的时候拦住殿下的话。</p>
我熟练地应对众人。</p>
在经历了回中尉军大营被主将王贲叮嘱、归家后被父亲蒙武叮嘱、弟弟蒙毅下值后被弟弟叮嘱、回后院后被妻子叮嘱……</p>
我已经拥有丰富的经验。</p>
——因为我会背了。</p>
(微笑.jpg)</p>
虽然我依旧没有信心在秦王不在的情况下拦住奇思妙想的殿下。</p>
但没关系。</p>
有李信陪着我一起。</p>
我欣慰地想。</p>
既然是袍泽兄弟、生死之交,就应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p>
——节选自《蒙恬日记》</p>
*</p>
晨光微明。</p>
养精蓄锐多日的知韫就算起了个大早也依旧神采奕奕,和自家阿父阿母一起用过早膳后,便告别二人,揣着虎崽子就上了马车。</p>
“殿下要带着胖仔吗?”</p>
因为皮糙肉厚而被自家亲爹给扔到队伍里的王离蠢蠢欲动地想要伸手摸摸虎头,“胖仔还小呢,带着会不会不好?”</p>
“正因为小,才要带着啊!”</p>
知韫满是不赞同地看他一眼,顺便把虎崽子塞到他怀里让他抱着。</p>
“我一走就是几个月,不带着它,等回来的时候,它定然不认得我,猛兽嘛,小时候不多熟悉,长大就养不熟了。”</p>
别说。</p>
这毛绒绒的虎皮大衣抱在怀里怪热乎的,还是冬日里抱着更合适。</p>
“山君纵长成,恐野性未退。”</p>
被薅来随侍的张·太子中庶子·良微笑,“养至一岁,殿下便该放生了。”</p>
就算她不放,秦王也会放。</p>
毕竟是能择人而噬的猛兽,秦王怎么可能放心太子长久地养它?</p>
“那就更该带着了啊!拢共也就能养一年多的时间,更要珍惜才是。”</p>
知韫耸耸肩,随即拿出她的小本本,“咱们第一站是泾阳,而后经池阳、过谷口、抵云阳,再沿郑国渠往东至栎阳、频阳,最后巡重原而归。”</p>
这是她爹划定的路线。</p>
“殿下还想去哪儿?”</p>
张良一听就知道,这位主儿绝对想当着秦王一套背着秦王一套。</p>
于是提醒,“王上遣了蒙将军和李将军随行,他二人定会阻拦。”</p>
“子房怎这样不信任我?”</p>
太子殿下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我出来前,可是答应了阿父不乱跑的。”</p>
张良微笑。</p>
“其实也不算偏离路线啦。”</p>
见糊弄不了他,知韫迅速变脸,笑嘻嘻道,“只是多走了一点点而已。”</p>
她随手在纸上绘出一副粗略的地图,而后在上面圈了几个名字。</p>
“过云阳而至栒邑、漆县,出重原而至征县、临晋,然后就回咸阳。”</p>
张良:“……”</p>
“栒邑、漆县临陇西郡,征县、临晋更是过了大河就入河东郡地界。”</p>
他抽了抽唇角,无奈道,“殿下如此,王上会生你的气的。”</p>
“那也是回去之后的事。”</p>
她眨眨眼,“不要慌嘛,阿父很好哄的,只要我平平安安回去,他顶多禁我的足,绝对不至于迁怒你们这些听命行事的属官啦!”</p>
张良:“……”</p>
于是,中途休整时,蒙恬和李信就发现殿下身边那个长得很好看的属官正用同情的眼神看着他们。</p>
二人立马打了个激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