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 60章 一席点醒梦中人(1 / 2)

刘翠娥来了精神,立刻取下那块宝贝似的腊肉,拿到厨房里忙活起来。

苏晴晴也跟着走进去,帮着烧火。

灶膛里,火焰“噼啪”作响,映红了苏晴晴的脸,她一边添着柴火,一边看似随意地打量着这个简陋的厨房。

“晴晴,你看这肉,肥瘦正好!”

刘翠娥用刀小心地将腊肉片成薄片,每一刀下去,都带着珍惜。

灶膛里的火光映着她满是笑意的脸,心情极好地跟女儿念叨,“等吃了饭,娘就把你买的那块蓝帆布拿出来,给你和你两个哥哥做身耐穿的衣裳,你买的布多,肯定够了。”

苏晴晴往灶膛里添了一根干柴,看着火苗舔舐着锅底,暖意融融。

她笑着说:“娘,你和爹也做一套呗,那块布结实,爹出海穿正好能挡风。要是不够,咱们再去供销社买点,你们两个都多久没穿过新衣服了。”

“我和你爹这身还好好的,够穿,不用浪费那个钱和布票。”

刘翠娥头也不抬地拒绝,这是她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好东西永远先紧着孩子。

苏晴晴也不跟她争辩,话锋一转,轻飘飘地问了一句。

“娘,上次大哥看的那个姑娘,人怎么样,实在不?”

刘翠娥切肉的手顿了一下。

她抬起头,脸上的喜悦褪去了一些,化为一丝复杂的愁绪。

她放下菜刀,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

“人倒是好人,是邻村的,叫林巧,跟你大哥一样,都是实在性子,手脚也勤快。就是她那个娘……”

刘翠娥撇了撇嘴,声音里带上了几分不满:“她娘是个厉害的,眼睛长在头顶上。话里话外,嫌弃咱们家穷,住的屋子破,连条像样的渔船都没有。之前托媒人去问,就一直拖着,说要再看看,再看看,不就是想给巧丫头找个更有钱的嘛!”

说到这里,刘翠娥又忍不住挺直了腰杆,声音里带上了几分扬眉吐气的味道。

“哼,现在不一样了!部队和县里都给咱们晴晴送了锦旗和奖金,这事儿传出去,看谁还敢小瞧咱们家!”

苏晴晴静静地听着,心里已经有了数。

在这个年代,婚嫁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主流,女方家长的态度至关重要。

“那他们家提了什么要求吗?”苏晴晴追问。

“还能有什么。”

刘翠娥拿起菜刀,却没心思再切,只是在砧板上轻轻磕着,“媒人透了话,说是要‘三转一响’里头,至少有一样。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三样里得有一件,不然就免谈。”

“三转一响”是这个时代结婚的最高标准了。

别说在这缺水少粮的岛上,就是在富裕的大陆城市,能凑齐的人家也是凤毛麟角。

刘翠娥的脸上又浮现出愁容:“之前你爹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了,还差得远呢。现在虽然有了这三百块钱,可要买那些东西,还是不够,而且还要票,咱们哪有那些工业券。”

她说着说着,又泄了气,刚刚因为巨款燃起的希望,在现实面前又变得忽明忽暗。

“那姑娘对大哥什么态度,对她家里人什么态度,娘,得让大哥去打听清楚。”

苏晴晴往灶膛里又添了一根柴,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落在了刘翠娥的耳朵里。

“要是这姑娘对她娘言听计从,什么都听她娘的,我看这门亲事就算了。不然以后咱们家的东西,都得让她搬回娘家去。都说娶妻娶贤,一个好的儿媳妇,能旺三代人呢。”

刘翠娥切肉的动作彻底停住了,她拿着菜刀,错愕地回头看着女儿,仿佛第一次认识她一样。

“你这丫头,说的什么浑话。人家姑娘孝顺爹娘,难道不是好事吗?”

在她朴素的观念里,孝顺可是顶顶好的品德,怎么到了女儿嘴里,倒成了个问题。

“孝顺当然是好事了。”

苏晴晴往灶膛里拨了拨火,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母亲,“就是……我听您说林家婶子那么厉害,我就有点担心。要是林巧姐什么都听她娘的,那以后嫁过来,万一她娘让她从咱们家拿东西补贴娘家,她会不会为难?会不会跟大哥闹?”

苏晴晴把柴火棍在灶膛里拨了拨,让火烧得更旺些。

“她娘今天要缝纫机,她会不会就来跟大哥磨,跟您要?她娘明天又看上了谁家的自行车,她是不是也要哭着闹着,逼大哥去想办法?咱们家是娶媳妇,不是请个祖宗回来,更不是娶个填不满的窟窿回来。”

这一番话,像一把锋利的刀,瞬间剖开了刘翠娥之前从未想过的层面。

她脑子里嗡的一声,只觉得女儿说的那个画面,真实得可怕。

是啊,那个林巧的娘,可不就是那样的人!要是真娶了个耳根子软的儿媳妇进门,那以后家里这点东西,还不是任由亲家母予取予求?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最新小说: 四合院:开局接盘美艳小姨子 实教:从魂穿龙园开始 你对死灵法师有意见? 执掌深渊,从见习神官开始 综穿之莲花游记 七零纨绔是我爹,别人鸡娃我鸡爹 江湖风月 同时穿越:在诸天成为传说 我速通了仙子们的游戏! TNT:盛情